大数据信息化系统推动农业供给端改革

摘要:提出建立基于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的“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的设想,系统由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农田信息采集和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手机APP《e神农》或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农户信息服务终端3大模块组成。是物联网、互联网、传感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农业、智能农业,能彻底改革旧的农业生产方式,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供给端改革。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农业;供给端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以家庭个体种植、养殖户为主,这种生产方式的缺点是信息匮乏,技术落后、单一,低效,劳动强度大,分散经营。一个农户家庭就是一个小微生产单位,对单一的农户来说,要完成从确定产品种类开始,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产品销售、服务的整个流程是比较困难的,必然导致各种产销矛盾:信息滞后造成种植的品种与市场需求脱节,产品滞销;种植技术落后造成产量低,新品种不会种、不愿意种;生产和销售环节太多降低了农户的收益;生产装备落后,产量受气侯影响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由于土地比较分散,山地种植的农户无法实行土地流转政策,没有有效的办法提高生产率。
1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的作用
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的核心是通过各类传感器感知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包括土壤温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CO2浓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等各类环境信息,转化为相应的数据,并结合天气预报、农艺种植技术等其他信息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发挥数据的价值:
1)指导农户种植什么:分析农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市场的供求数据,指导农户种植最适合当地环境条件且经济效益最好的作物。
2)指导农户如何种植:通过信息检索和大数据分析,给农户提供最佳种植方案。
2建设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的具体构想
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由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农田信息采集和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手机APP《e神农》或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农户信息服务终端3大模块组成。
2.1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该系统是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可以实现海量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数据云存储、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应用。主要进行以下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1)农田环境信息采集。通过农户安装的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农田的地理位置、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和酸碱度的数据采集。用于产量预测,以及实施智能灌溉。
2)土壤的退化和污染情况等信息采集。由农户安装的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土壤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残留度等数据的自动采集。用于绿色农业的数据监测、可追溯,灾害预警。
2.2农田信息采集和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该系统由农田信息传感器和智能灌溉控制器组成。传感器将农田信息发送给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系统根据采集的农田信息,结合种植作物的品种、生长期,以及天气预报等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浇灌方案,远程控制每台水泵每天的浇灌量。实现科学、智能、精确浇灌,节水节能、节约人工和增产增收。
3建立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所需的技术支撑
1)农业信息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的研究;
2)农业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NBIOT窄带无线通讯)的研究;
3)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和安全技术研究;
4)农业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灌溉控制技术标准化研究。
4结束语
“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是物联网、互联网、传感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挖掘和发挥了“数据”这一新的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价值,实现数字农业、智能农业,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合理种植、科学种田、节能农业、智能农业、灾害监测、产量预测、绿色农业可追溯、远程诊治的农业信息大数据时代,能彻底改革旧的农业生产方式,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供给端改革。
参考文献:
[1]谢润梅.农业大数据的获取与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30)383-385.
[2]孙忠富,杜克明,郑飞翔.大数据在智慧农业中研究与应用展望[J].2013(06)63-71.--41
谢晓晖陈锋平
《大数据信息化系统推动农业供给端改革》
- 花卉园艺论文盆栽花卉养
- 科技改革论文简析邓小平
- 新闻论文发表媒介终端化
- 内蒙煤炭论文发表分析煤
- 电气自动化技术新发展运
- 中国外语教学期刊征稿目
- 液压与气动杂志2016年目录
- 中级科技职称论文范文:
最新优质论文
- 两三千字论文能发核心吗
- 评价期刊质量的指标
- 写车床维修论文参考哪些
- 中国民族博览是艺术类核
- 最新!锡林郭勒盟在全区
- 如何让sci杂志延长修稿时
- 施工技术期刊发论文要求
- cpci是什么领域论文数据库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景观设计行业的职称论文
- 金属成型方面评职称用论
- 发表论文有哪些不错的平
- 医学学术杂志的常见鉴别
- 吉林职称发一篇论文多少
- 医学论文准备格式基本要
- 电气方面的职称都有哪些
- 包装设计类期刊哪些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