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电子信息职称》论科学技术进步对信息传播发展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进步对信息传播发展的影响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2-01-12 09:05

  摘要:信息的传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介技术的发展。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信息。媒介技术的进步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考察科学技术对于信息传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科学技术进步对信息传播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媒介技术的革新和促进、对传播者的改变、对受众的改变、对传播内容的改变和对传播效果的改变等五方面。

  关键词:新媒体;碎片化;议程设置;子弹论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媒介技术的革新和促进

  媒介的发展史截止到今天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信息时代[1]23。相应的媒介技术也对应为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技术、文字媒介技术、印刷媒介技术、电子媒介技术和新媒体媒介技术。媒介这个传播学名词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第二,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1]115。“现代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对媒介的定义是: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媒介技术作为人类知识、思想的载体,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至关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乎可以说是决定了媒介技术的革新。

论科学技术进步对信息传播发展的影响

  (一)口语媒介技术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交流。在漫长的时期里,人类只能依靠动作、表情等来了解他人传递的信息。随着劳动和生活中的需要,人类发明了语言。口头传播技术给人类提供了将日常经验,甚至知识是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人的手段。它的出现也加速了宗教、文字、音乐、艺术等的出现。但口语传播技术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口语传播的传播距离仅仅局限在声音可被听见的范围之内,二是口语传播技术在时空上不可靠、不稳定。

  (二)文字媒介技术

  口语传播技术需要人面对面的传播,它无法突破时空上的限制,而文字书写媒介技术打破了这一局限。文字传播使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传播成为可能,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并保障了传播内容的准确度。早在史前洞穴画时期,人类就已经为试图可靠地保存知识并克服口头传播限制而努力。关于记录并保存信息,目前最早可以追溯至六千年前的埃及和古代苏美尔。而在五千年的氏族社会,人们也已经使用了简单的符号和文字,到了距今大约三千年的殷商奴隶社会,的文字水平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描述客观事物[2]204-206。

  (三)印刷媒介技术

  印刷技术可以说是大众媒介和现代媒介的起点。在唐朝的时候,约公元7世纪,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而且这种雕版印刷术在唐中后期已普遍使用。北宋时期,约公元11世纪,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缩短了印刷时间。印刷媒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这种改变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改变。它导致了传播内容的变化,更多世俗的、实用的和通俗的作品,以及政治或宗教的小册子和传单的出现,曾对中世纪社会的转变产生过影响。印刷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储存和传播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大约在15世纪,印刷术被成功地运用在文本复制上,取代了手写方式,把一大部分知识分子从繁重的手抄劳动中给解放了出来,知识与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

  (四)电子媒介技术

  随着19世纪电磁学的发展,电子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并应用了起来。电子媒介使得信息从单一的文字传播发展成为文字、声音、形象等多维传播。在空间上,电子媒介大大缩短了传播的时间,提高了传播的效率。电话技术和电报技术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电子媒介技术,人们把所要传播的信息嵌于电磁之中,使得传播信息的速度和质量获得了极大提升。

  (五)新媒体媒介技术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促进了新媒体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传播的一个最主要基础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具有数字性、融合性、交互性、超时空性、无限性等特征。如果没有电磁学的发展,电子媒介技术就不会出现,就更不会有后来的网络新媒体技术。也就是说,媒介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媒介演变的五个阶段可以清晰看出科学技术引导着媒介技术的革新,而媒介技术的改变又带来了整个传播方式的改变。最能证实这一结论的是从印刷媒介技术的出现开始,到后来的电子媒介技术和新媒体媒介技术(又称网络媒介技术)。在此期间,科学技术对于媒介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传播者的改变

  传播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是位于传播起点的个人、组织、社会的混合体。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媒介技术的革新,从而使整个传播系统发生了巨变,这必然也会引起传播者的改变。

  (一)传播主体的改变

  在电子媒介时代之前,传播的主体主要是统治者或统治阶级,这种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自上而下。随着电子媒介和新媒体媒介技术的普及,传播的主体新增了媒介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这时传播就出现了双向性、交互性等特点。传播主体的增加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成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信息生产力的解放

  在过去的传播时代,一条信息的传递可能需要庞杂的机构或团体去制作、传播,这中间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信息生产力极为低下。作为普通百姓的个人,很难把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实现大众传播。在当时,大众信息传播是统治阶级的私有,即使在媒介技术发展相对较快的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印刷时代,信息的传播主动权也被掌握在官方和极少数传媒大亨的手中。然而,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的渠道发生了改变,传播主体也就发生了改变。无论利用什么样的终端设备,只要能接入网络,你就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就使得整个社会的传播者变多,信息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三)传播者主体的参差不齐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信息生产者(即传播者)的数量极大增加,信息生产力得到解放,但由于人人都能够成为传播者,传播者的素养、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不能够得到保证。以前的传播时代,传播主体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也经受过专业的技能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养,所传播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真实性,能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如今,除了真实的、正确的信息,网络上还有诈骗、假信息以及语言网络暴力,造成了很多不良社会影响,人们对于网络上信息的真实性存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这足以见得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柄双刃剑,人们在运用新技术时应审慎选择,扬长避短。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受众的改变

  受众指信息的接收方,科学技术对于受众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背景的改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在近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之前,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多带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他们对世界事物的认知总是要依靠在今天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联系的超自然主义解释。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自身的需求被正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受众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一定的批判性,他们不再盲目信从传播者所说,而是逐渐有了自己对于事物的判断。

  (二)信息接收的机会更加平等

  在印刷媒介传播技术普及之前,信息是由高等阶级第一时间所独享的,普通百姓可能要很久之后才能获得信息,或者到最后都不能得知这些信息。在古代,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是坊间传闻,然而这些坊间传闻的时效性不强,真实性难以保证。在印刷媒介技术成熟之后,大众传播才真正发展起来,尤其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得到保证,使人们接收信息的机会更加平等。

  (三)信源的增多使得受众更加理智

  新媒体时代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人们获取同一条消息的渠道增多。对于同一条消息,不同的渠道有着不同的维度,这样有助于受众对于信息的全方位、多维度把握。这种多渠道、全方位、多维度的把握使得受众对消息的判断更为准确和理智。(四)“容器人”“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3]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表达了对电视和网络媒介的担忧。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用“容器人”这一形象的说法描述了媒介技术发展到今天的现代人的行为特点。“容器人”是一种依赖媒介而生存的病症现象。他们沉溺于大众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之中不能自拔,忽视客观现实的社会互动,具有孤独、封闭的社会性格。不得不说,“容器人”的出现是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给大众传播的受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媒介技术的革新,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受众带来了地位的提升和成为传播者的机会,但是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和理性规避新媒体技术的负面影响。

  四、科学技术进步对传播内容的改变

  (一)伪科学的内容减少

  在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的近代,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科学的传播也获得了发展。自从科学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之后,科普的风潮逐渐覆盖了整个人类社会。人们对于科学的向往和追求,使得占星术之类的伪科学的生存空间很大程度上被压缩了。人们愿意了解科学、亲近科学,甚至科学成了事物是否具有正确性、真理性的代名词。

  (二)内容碎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有机会接收到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所发生的新闻。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仔细地了解每条新闻的具体内容。因此,信息就会呈现碎片化的特征,这也是新媒体的特点之一。当下的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拥有的时间被分割,很难抽出整块的时间接受长篇大论的信息,信息也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碎片化。

  (三)对传媒“议程设置论”的冲击

  “议程设置”是指大众媒介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强调程度,同受众对其重视程度构成了强烈的正比关系[2]353。新媒体媒介技术的出现使得传播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性化推荐,使得每个人所认为的新闻头条都有所不同,对传媒的议程设置的功能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五、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传播效果的改变

  (一)从子弹论到双向互动

  对于早期媒介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的研究史中通常用子弹论来描述。施拉姆曾对子弹论做过如下概述:“传播似乎可以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光亮一样直截了当。”[4]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等媒介迅速普及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对大众媒介的影响力既给予厚望又深深担忧,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传播的信息就像子弹一样击入受众的身体,而受众没有办法拒绝,也不能完全按照传播者所期待的那样产生相应的效果。随着新媒体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者,所以现在的传播活动已经不能认为是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单方面传播了。受众在一段传播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有机会主动去反馈、评论,在此过程中受众也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为传播者。这种允许受众去质疑的传播效果,虽然在权威性上不如传统媒体,但是可以聆听不同的声音,汇集万千人的智慧,这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突破时空的枷锁

  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传播技术,它的传播速度和保存时间必定要比传统媒体强得多。信息传播,最关键的就是速度和广度。如今,有任何一条社会新闻需要传播给大众,可以说这边刚发生,千里之外的受众就可以通过新媒体接收到消息,这种速度和广度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如传统的纸媒大众报刊,从制作到发行,起码也要到第二天。再说保存时间。古时候,人们为了把一些信息长久保存下去,将其雕刻在青铜器或动物的甲壳之上,这种方法虽然能保存较长的时间,但费时又费力。到了近现代,无论人们怎么妥善地保管书籍,也抵不过漫长时间的侵袭,最终书籍还是发黄变脆甚至腐败损坏。但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保存方法——光盘技术,正是光盘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得以长时效、高质量保存。这种方式打破了时空界限,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

  (三)新闻有效时间缩短

  在传统的传播媒介时代,人们接收到的信息非常有限,这使得人们对于一则重要信息的记忆会非常持久。如今,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人们每天都要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就导致一条信息很难在人们的脑海中存在太久,一条信息的效用比之前的传播媒介时代缩短很多。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的传播使得当下的人们很难专注于一则或几则信息,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每则信息,这样传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结语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信息传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人类社会获得了进步和发展,但我们也不应忽视科学技术给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在将来,如何克服这些负面影响,使媒介技术更好地为信息传播作贡献,不仅应成为一个技术命题,更应是一个哲学命题。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

  [4]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56.

  王琨


《论科学技术进步对信息传播发展的影响》
上一篇: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资源整合研究
下一篇:D2D技术在5G网络和安全方面的应用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