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电子信息职称》关于工业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关于工业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2-02-20 10:37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消费电子商务呈现高速发展,随着制造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国内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制造企业也在不断尝试涉及工业电子商务。随着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首先总结并分析了我国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对电子商务理解片面、拘泥于自己行业、信息流不通畅、工业物流发展滞后、工业电子商务交易支付风险大等问题,并进一步探究我国工业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业电子商务;制造业;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淘宝、天猫、京东等消费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但工业电子商务却发展相对缓慢。制定并实施“制造2025”战略以来,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大力参与工业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建设,以期提高工业品产业链上下游的流通效率,促进制造企业自身发展。但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工业电子商务始终发展缓慢,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难点,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介绍工业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未来我国工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关于工业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一、国内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对工业电子商务理解片面

  电子商务相对而言发展的时间还较短,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和清晰,对工业电子商务的理解有些片面。有些企业认为单纯地在网上建立网店,将工业品线下销售搬到线上,就是工业电子商务,不能真正的从销售、合同、物流、支付、服务等一系列商业活动进行创新改革。导致所谓的工业电子商务只是一个表面,不能真正实现商业模式的发展与更新。

  (二)拘泥于自己的行业

  目前,从工业电子商务的推进过程来看,除了政府的政策指引与号召外,实际推进力量主要是以阿里巴巴、慧聪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各个不同行业中部分相对有实力的制造企业或企业联盟。

  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其发展工业电子商务的思路主要还是按照其发展消费电子商务一样,搭建以“阿里巴巴网”为例这样的按照工业品不同分类的信息交互平台。但工业品的交易却不同于消费品,汽配、电子、化工等等不同的行业都有其特殊性,游戏规则也大不相同,与一般的消费品在售前、售中、售后各个不同环节的交易流程与规则也差别极大。因此,用以淘宝、天猫、京东这样的一般消费品的交易平台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不同行业工业品的交易需求。

  由于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无法满足一系列不同行业工业品的交易需求,一些相对有实力的制造企业或企业联盟,只能尝试自己建立符合自身行业特点的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但由于这些制造企业缺乏互联网“基因”,人才、技术、经验不足,往往建立起来的工业电商平台都存在一系列的局限性。只是部分实现了业务从线下照搬到线上,未能实现商业模式根本上的革新,带来根本上的效率提升。最终往往在电子商务上的投入与带来的收益不成比例,甚至入不敷出。

  (三)信息流不通畅

  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工业品很多时候会有用料、工艺、渠道等一系列的商业保密需求,很多工业品的供应方企业不愿意将过多信息公开到网络平台上。更愿意在线下或线上与客户达成一定的意向后,让客户来工厂现场考察生产用料与工艺等信息。

  一方面,在工业领域,客户企业往往本身也是制造企业,它们需要稳定的供货渠道,不可能像普通消费者那样经常在网上“货比三家”,哪个供应商便宜就立马更换供应商。客户企业对供应商管理的原则一般是稳定、可靠,要做到这些,必然也要求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保密,避免其他竞争对手通过竞价抬高成本,甚至抢走供货渠道。因此,供需双方出于保密的需要,造成工业电子商务的信息流不如消费电子商务那样通畅,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工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绝大多数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供应链信息数据集成度低,“数据孤岛”林立,因此,信息系统等基础建设上也无法支撑信息流的通畅。现有的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只能扮演简单的信息媒介角色,效率低下、发展缓慢。

  (四)工业物流发展滞后

  相对于我国在消费电子商务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建立起顺丰、四通一达、京东等一系列丰富的物流体系,我国的工业物流体系发展还是相对滞后。一方面,我国的工业物流体系产业集中化程度低,缺乏大型可靠的综合物流平台,工业物流公司普遍为中小企业,物流效率低下,管理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物流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业物流体系智能化程度低,物流可见性、可控性不足,工业物流系统的智能程度还比不上消费物流系统。物流配送的可靠性难以保证,效率低下。

  (五)工业电子商务交易支付风险大

  工业领域对交易支付的要求不同于一般消费领域对交易支付的要求,工业品交易支付具有交易金额大、安全要求高、约束条件复杂多样等一系列特点,难以直接套用一般消费品的线上交易支付机制。

  目前在电子商务立法中,对于交易支付方面的条款大多还是基于一般消费电子商务,对工业电子商务的适用性不足,信用体系、监管体系和执法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上述一系列的现状与问题,导致工业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目前还面临一系列较大风险。

  二、工业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改革引路,探索新的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要根据网络中存在的新的情况以及中国工业企业的现实状况,对原来线下的业务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等一系列商务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把线下的商务模式生搬硬套放到线上。

  作为工业电子商务的推进企业,也不能简单拘泥于自己所在行业,生搬硬套过去的行业经验。例如,阿里巴巴等互联网电商企业,不能简单地搬用淘宝、天猫等消费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而需要进一步尝试跟汽配、电子、化工等不同行业的制造企业合作。分析各个行业的工业品交易特点,打造具有专业性、开放性的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探索新的运营与交易模式。例如,如何解决大额工业品采购要求招投标,以及招投标要求的公开透明性,与企业希望一定程度上的商业保密需求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二)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电子商务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商务活动的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例如,西部地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于东部地区,纺织、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于汽配、电子等行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地因行业制宜,分阶段、有层次地逐步推进。切勿好高骛远,不计成本、不切实际地“大跃进式”发展。

  (三)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互联互通

  近年来消费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消费者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样,工业电子商务要实现快速发展,也需要企业实现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作为基础。

  制造企业需要努力推进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内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产业链内不同企业之间信息化集成水平,实现研、产、销、供、财等各部门之间业务财务一体化,全流程无缝衔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间互联互通、协同供应。

  (四)加强工业物流体系基础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物流体系的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大型、专业、全国性的工业物流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工业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不断提高工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工业物流体系智能化水平,构建工业物流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智能分拣系统、智能仓储系统,根据不同工业行业的特点,革新物流模式,建立高效、可靠的工业物流体系。

  (五)建立健全工业电子商务交易支付体系

  推进与完善面向工业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的相关立法,为政府监管与行业规范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建立针对工业企业法人实体的统一信用管理体系与平台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监督管理体系。针对工业电子商务的特点,由银联牵头,各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配合,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统一的在线支付体系,保证工业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减少企业资金流转时间、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风险。

  (六)树立标杆,打造示范

  建立试点区域,选出一部分发达区域企业或某几个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行业,鼓励相关企业探索新的工业电子商务模式,逐步展开试点工作,最终培养并树立一批标杆示范企业,推广成功经验与总结问题难点。为各级政府、行业、企业推进工业电子商务,提供决策的依据与参照的基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渐成长为工业化强国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不断深入,工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变革与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这场大变革中,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制造企业等各参与方,只有充分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探索新的商务模式、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互联互通、加强工业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与交易支付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下功夫,才能促使我国制造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夏亮亮.我国工业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J].改革与开放2020(23):10-15.

  [2]王超贤.我国工业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于消费电子商务的原因及突破路径[J].改革与战略,2020(11):52-60.

  [3]傅翠晓黄丽华,曾庆丰.企业的B2B电子商务转型分析:基于能力理论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123-129.

  [4]陈晓红,刘蓓琳.B2B的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J].管理现代化,2000(4):26-28.


《关于工业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上一篇:智能手机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研究
下一篇:探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