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小学生死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死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2-10 09:46

  摘要:生与死,是生物界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断扣问生命价值: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问题。确立怎样的生死观,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因此,谈论生死,关注死亡,就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我国小学生的死亡教育在生命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认识生死的价值和意义,能引起他们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永恒追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教育;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对策

  一、前言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赋予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道家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十五章》)都突出了人类生命的尊贵。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①,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重生、乐生而讳死。这种观念,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是如此。生、死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有生就会有死,无死则无生,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结果,这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从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死和生都可以相互转化。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人安书》)的宏论,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与爱情》)的豪言,都从社会学角度对生死的价值和意义作了最好诠释。人类只有确立正确的生死观,才能直面死亡,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我国小学生的死亡教育在生命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认识生死的价值和意义,就能引起他们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永恒追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生死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二、死亡教育的研究现状

  1.国外死亡教育的研究现状

  美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展并推广了死亡教育,主要通过从小学到大学这几个阶段实施死亡教育,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更是推广普及了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普及范围广泛的社会性教育体系。而英国则强调“渗透式”的死亡教育,开展了“死亡觉醒”的思想运动。英国开展的死亡教育内容包含了生离死别等特殊情况下进行的生命辅导,老师会邀请殡葬、医护人员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死亡的认知教学,或者换个角度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死亡”所带来的感受,以此帮助学生亲身感知死亡并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进了死亡教育这一思想后,学者们就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推广,与“死亡教育”相关的书籍、音频和教科书大量涌出。日本的很多高校也会定期举办死亡教育的宣传会,传播死亡教育的相关知识。1989年日本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近年来,日本针对青少年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兴起的“余裕教育”提出了“热爱生命,选择坚强”的口号,使青少年认识到生命的美好与重要,很好地承受挫折,热爱生命,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推动了死亡教育的普及。[3]

  2.国内死亡教育的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受国外死亡教育思想的影响,香港地区开始开展与生死教育相关的活动,再加上历史因素的影响,民众有着强烈的死亡教育意识,因此人文课程中以死亡教育为论题的内容并不少见。台湾地区则将引进的死亡教育与本土的传统文化特点相融合,构建了以死亡教育为核心的生命教育体系,2001年被确定为“生命教育年”,2006年起,将生命教育纳入了高中课程。台湾地区共有四十一所院校开设了生死教育相关的课程,并开设了学士、硕士层次的死亡教育培训以及相关研究工作,加速推动了死亡教育的发展。而内地学术界把死亡教育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则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外死亡教育文章在内地发表后才开始的。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意外死亡人数是20万。另有数据显示,自杀在非正常死亡中占有很大比重,我国每年因自杀死亡者高达28.7万,200万人自杀未遂,是自杀率最高的之一。[4]由于传统思想受儒家文化影响,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未知生、焉知死”,对死亡是避而不谈的,往往让人们感到死亡来得比较匆忙。曾经有研究者抽取了2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生命意识”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学生对生死存在诸多困惑。目前,我国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开始关注生命和死亡教育,利用现代技术让学生体会“死亡”,进而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如成都市打造了全国首个生命教育实景体验基地等。不过,这些都只是我国对死亡教育的初步尝试。

  三、死亡教育的实施困境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四个阶段。[5]有学者认为,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水平与其认知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而我国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会进行初级的逻辑推理,开始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认为世界上有生命的万物都是会死的,并且死亡是不可以逆转的,但是死亡是由于外在原因导致,并不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所以,小学生对死亡的解释是具象或拟人化的。放眼当今社会,但凡有自杀倾向的花季少年,他们根本不明白“自杀”意味着什么,在他们眼中,死亡或者是挣扎、呐喊,或者是反抗、报复,或者是逃避,但唯独没有恐惧害怕与敬畏之心。2017年5月,北京一名初二学生因为成绩不够理想,家长没收了其手机,次日孩子向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从家中11楼阳台跳下。2018年4月12日上午,河北某中学高一学生因交作业时受到老师批评,上完最后一节课后独自跑到学校实验楼4楼跳下,次日死亡。四川省泸州市在2017年也多次发生了在校学生坠楼、自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此外,古蔺也发生了1起小学生坠楼死亡事件。还有从俄罗斯传入的“蓝鲸”死亡心理游戏诱导青少年进行自杀等事件。[4]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们不禁反思,孩子们为什么这么草率地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到底忽略了什么?父母在对孩子解释“死亡”时,多是用委婉的语言避开现实的残酷,或者干脆避而不谈,直接忽略死亡的存在。正是因为这样,孩子们才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陷入迷惘,漠视生命,更不会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及时普及并向社会推广死亡教育,孩子们也许就不会这样草率地结束生命,他会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诚可贵。

  1.“重生忌死”的儒家文化传统

  我国传统思想深受儒家乐感文化的影响,“重生忌死”的观念成为影响死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在人的意识里死亡是不会被拿来思考的,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生”。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回避死亡,避免将死亡带入现实中来进行思考、体验,甚至感悟。万不得已涉及死亡时,也必须小心谨慎,用温柔的“面纱”将它掩饰起来。死亡成为了现实生活中最根本的禁忌。《五杂俎》记载:“宋明帝好忌讳,文书上有凶败丧亡等字,悉避之。”终生不言丧。由此可见,他们对于死亡的回避已经到了掩耳盗铃的程度。在人的眼里最重要的是吉利,以至于一切与死有关的东西都成为了禁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选择回避和搁置“死亡”。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乐趣,享乐主义、各式各样的“玩世”“混世”的人生态度在社会上开始盛行,人们对于死亡的忌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一些人认为,让孩子接触死亡教育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死”的恐惧。在实施死亡教育的过程中,也有人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和心智都尚未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开展死亡教育实践活动可能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

  2.理论研究的缺失

  大陆的生命教育研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人民大学教授黄克剑和《明日教育论坛》主编张文质提出“生命化教育”理念;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提出“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著有《生命与教育》一书,清华大学教授常素芳出版了《生如夏花:大学生生命教育学概论》著作,推动了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但我国的生命教育发展仍然严重滞后,跟不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关的研究、推广不够深入,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也非常有限,死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就显得十分薄弱。

  四、死亡教育的实施对策

  1.学校死亡教育课程的开展

  (1)建立相关的死亡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开发专门的校本课程——死亡教育课程,结合社会热点和当地风俗文化,传授与死亡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同时也可以将死亡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的专题教育中,如心理教育、道德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还可通过爸妈课堂、班级集体活动等形式将死亡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

  (2)通过学科渗透开展死亡教育通过学科渗透开展死亡教育工作,主要是利用学生学习阶段现有的课程资源,再通过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发掘其中与死亡教育相关的可以利用的片段,最后结合传授死亡教育的实际需要,并根据这些片段设计教学。如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师在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传递出与死亡相关的知识,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3)利用儿童文学进行死亡教育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儿童文学中与死亡相关的主题并不少见。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利用儿童绘本中的死亡主题来升华其对死亡的认知。如《爷爷变成了幽灵》整个绘本色调以蓝、白为主,让人觉得有些淡淡的忧郁,却没有沉重的压抑感,整体的画风透露出丝丝温暖,让人感到到浓郁的亲情,在感动忧伤之中流露出了我们可以用爱、勇气和希望让儿童接受死亡,正确地对待死亡。童话是一种梦幻的儿童文学,迎合了孩子们的兴趣。因此还可以发挥童话作品中涉及死亡内容的教育作用,如怀特在《夏洛的网》的结局中用一只蜘蛛的死亡,升华了生命的价值。《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最后离开了人间,但是她通过美好的幻境得到了永恒的幸福。类似的作品有很多,教师要用心去挖掘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最后,还可以合理利用相关的影视作品来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如《寻梦环游记》《生命之书》等。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创设有关死亡教育的专题公众号,在微信上进行内容推送,开发宣传死亡教育的APP,传播健康、科学的生命理念。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游戏,抓住学生的兴趣设计小游戏,并在其中渗透死亡教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接受死亡教育。

  2.将死亡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由于“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因此,我们有很多机会去指导学生认识死亡。另外,死亡教育的渗透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引导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借助孩子对“死亡”的好奇和疑问,适时进行死亡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家长需要巧妙地运用具象化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地引导孩子理解死亡的意义,感受并领悟生命的价值。死亡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必然归宿,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中的“死亡认知”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课。随着社会的进步,死亡教育的普及更是一种“社会的发展”。弗洛姆曾说:“人,无论是人类或个人,一旦降临于斯世,便被抛回如本能一样恒常既定的状态,堕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不移:过去以及未来的尽头——死亡”。[6]死亡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又是那么贴近生活,每天都在发生。所以,死亡教育在当今社会就显得更加的迫切。

  参考文献:

  [1]王曼.青少年死亡教育基本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34):254-255.

  [2]青年报:中小学生自杀数据不该成研究禁区-时评-红歌会网.[EB/OL](2014-05-31)[2021-06-22]

  [3]初中生生命教育实效性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4]陈梦缘.浅析当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8):36-40.

  [5]黄庆祥.四川农村留守女童性侵害防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8.[6](美)弗洛姆.爱的艺术.陈维刚等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9.

  陈兴强,李兰兰


《小学生死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上一篇:小学生礼仪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索
更多>>

期刊目录